第26章 武氏不知名郎君。
關燈
小
中
大
第26章 武氏不知名郎君。
李隆基所說的弘文館, 是長安城著名官學之一。
高力士聽到陛下發話,有些拿捏不準帝王心中對七娘子到底是純偏袒,還是存了試探之意——
須知此時, 大唐的官學可以分為“六學二館”。
其中, 國子學、太學、四門學、算學、書學、律學這六學隸屬於國子監管轄, 生源裏頭不僅有高官之後, 也為平民子弟留出了一縷向上攀爬的空隙;而弘文館與崇文館卻不一樣,這二館是中央旁系官學,所教授的無一不是皇親貴胄, 稱得上是大唐的超級貴族學校。
七娘子進到這裏頭,好處自然是他們父女想不到的多。
可在這之上, 陛下選擇弘文館而非崇文館,高力士卻覺得是大有深意。
不怪他多想,開元年間,隸屬於東宮的崇文館內, 精通經史書文的博士不計其數,若是真想要七娘子讀好書,送到這裏才是最優選。相比之下,已經被打壓沒落的弘文館,雖然與崇文館藏書不相上下, 到底缺了名師指引差些意思。
若非先天二年那場政變,弘文館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地步啊……
高力士想到這裏, 心跳冷不丁加速躍了十幾下, 他透過微弱的宮燈去望身前帝王, 正對上了黑暗中滿含審視意味的眼睛。
高力士來不及多想, 跪地叩首:“聖人,是奴僭越了。”
李隆基在夜色中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嗓子, 反身往興慶宮方向折回:“丫頭聰慧,若如姑母那般學的太多,可就不是好事了。”
*
七娘近日剛玩了幾次長安“鬼市”,正覺得這生意可行呢,便被提前下值的李白連人帶包袱扛著,帶去了門下省弘文館。
李白也沒辦法,一路苦笑解釋:“這是陛下特意開天恩。方才來傳旨的宦官說了,‘稚子李樂央獻巖鹽之法,當得此賞’。這是天子恩賞,容不得你拒絕,且受著吧。”
七娘病了一場,蠻勁兒恢覆的倒是很快,小牛犢子一般在李白肩頭尥蹶子:“我不要我不要,他這叫恩將仇報!”
李白連忙將七娘的嘴給捂上了。
好在這時辰路上行人少,該當差的當差,該做生意的做生意。李白擰了七娘的耳朵一下:“什麽話都敢講。要不是你趁著長安城試行新政,搞出個什麽鬼市,能引起陛下的註意嘛?我看你就是活該。”
七娘扁扁嘴,超小聲嘟囔:“陛下可真小氣。”
李白氣道:“你想從朝廷手裏取走一部分稅收,還嫌人家小氣。”
他也是剛知道,七娘初一十五夜裏帶著病坊跟屁蟲們做的事兒,其實就是幫著小商小販在避稅。
左不過一些吃穿用度上的小物,世家吞並土地後,少交的稅零頭都比這多。
可朝廷若是看重,那它就是大錢。
李白不由嘆了口氣。
也不知七娘這回是心血來潮為了行商,還是看著底層百姓掙紮在溫飽線,動了惻隱之心。
私心裏,李白更希望是前者,就讓七娘的童真來得再久一些。
快走約莫一刻鐘,李白帶著七娘到了弘文館門前。
開元十三年,集賢殿書院興起之後,弘文館便沒落的不成樣子,往日繁華都已經化為夢幻泡影。大手牽著小手拾階而上,遞了文狀之後,便有令史引路,帶著七娘和李白去尋弘文館館主。
進門之後,李白才覺得眼前一亮。
貞觀年間便開始加設修造的屋宇樓閣靜靜佇立於一方,百年來一如往日,守護著整個長安。庭院空地之間,生著數株粗壯高大的槐木與古柏,一看便上了年紀。
鳥鳴聲響起,讓人如入空谷。
七娘也很喜歡弘文館內,暫且忘記了上學的煩惱,讚嘆道:“哇!小喜一定很喜歡這兒。”
李白挑眉:“你讀書還想帶鳥?”
做什麽美夢呢!
七娘抱臂於胸前,發出好大一聲“哼”,惹得前頭引路的令史回眸笑了:“郎君有所不知,弘文館內,從館主到我等流外官,都推崇親近自然的道義,帶只鳥來也是可以的。”
七娘一蹦三尺:“好耶!!!”
她忽然不討厭上學啦。
館內官員都如此說,李白自然沒有什麽異議,只是越發對這處修學之地好奇起來。
令史便笑著為他們介紹:“咱們弘文館隸屬於門下省,原本叫做修文館。貞觀年間,太宗啟用侯孝遵、許敬宗為經史博士,虞世南、歐陽詢為書法博士,從京中三品以上勳貴子弟中挑出二十四位授課,便是弘文館。”
“今日,弘文館前盛況雖已不再,學官們的真本事卻是不輸其他官學的,西南角上那座藏書樓內,亦有許多崇文館也見不到的孤本。”
說完這句,令史便停駐在一處小院外,叩門三聲之後,裏頭傳來一聲允。
李白帶著七娘進了門,弘文館的崔館主已經坐在小院煮上一壺茶候著了。
李白壓著七娘的頭見禮:“叫人。”
七娘超大聲:“阿翁好!”
李白小聲提點:“嘖。在弘文館內叫什麽阿翁,叫崔館主。”
“啊?你說啥?阿耶大點聲!”
“……”
崔館主是個精氣神很好的小老頭兒,聞言擺手:“不礙事,我這裏加上七娘子統共三十個學生,想稱呼什麽都可以。”
李白也不是真的在乎禮儀規矩,只怕七娘因此吃苦頭。聞言便放心了。
崔館主將陛下交代的一應事務都告知李白之後,沈吟片刻,道:“今日已經下學,不如先去拜見幾位學士和講經博士,請他們為七娘子定下這一年的必修與小中大經科目,再從藏書樓借了書冊回去。”
崔館主笑吟吟地撫著白胡子,七娘卻覺得他好可怕!
什麽必修、小經、中經、大經的!她才不要學這些呢。
然而李白卻已經率先應下了。
崔館主扭頭喊:“校書郎,那便煩你帶個路,引她走一趟吧!”
話落,弘文館校書郎王燾便擱下筆,從書房內走出來,沖二人揖手見禮後,笑道:“看來七娘身子已經大好,我便放心了。”
七娘樂呵呵湊上去,原來是給她看診的小方脈醫者呀!
見到是王燾,李白再安心不過,索性讓七娘自己跟著去,他坐在此處陪崔館主下棋飲茶。
王燾帶著七娘出來,邊走邊道:“今日天晚了,還在弘文館內的博士只餘下講經博士李謹,先去請他瞧瞧你該用些什麽讀物?”
七娘懵懂點頭,屁顛屁顛跟在王燾身後。
李謹作為講經博士,算是弘文館的中堅力量。除此之外,多是典書、搨書手、筆匠、熟紙裝潢匠這樣的流外官奉職於此。
這位李博士年紀不大,瞧著只長李白幾歲,眼神裏卻透著許多滄桑。他板著臉問了七娘幾個《孝經》和《論語》的問題,七娘對答如流之後,便提升難度,問起了《易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公羊傳》和《春秋榖梁傳》。
七娘傻眼:“……我只會背一丟丟公羊傳。”
又趕緊比著手指頭補充道:“就這麽一點點哦。”
王燾忍不住面露笑意,如七娘這般大的孩子,能做到這般已經十分難得了,而且七娘並非男子,也虧得李白願意花工夫教她。
李謹卻依然板著臉,思忖片刻後,公事公辦道:“《孝經》《論語》尚可,兩經一竅不通。弘文館內有旬考,一月三次試,你這樣只能先從第一層開始,通曉大經小經各一本,或是兩本中經。”
“既然學過一點公羊傳,這一年便選小經《春秋公羊傳》,大經《春秋左氏傳》吧。”
七娘暈暈乎乎聽著,歪著腦袋看向李博士,總覺得這位郎君長得面熟,似乎在哪見過。
李謹見她不答話,問:“可有異議?”
七娘連忙搖頭:“沒有沒有,您指哪我打哪!”
李謹擡起眼皮看她一眼,似乎對陛下插進來什麽樣的學生都不會感到意外。
*
七娘方才打量了李謹許久,王燾也發現了。
兩個人出門走遠之後,王燾便問七娘:“為何那般看著李博士?”
七娘想了想,有些不確定:“我覺得他長得好像一個人。就是裴三郎的,嗷,您不認得他……就是崇仁坊兵部侍郎裴家的當家娘子武氏。”
王燾聞言,眼神黯了黯。
他們當然會長得像。
王燾擔心七娘過於聰慧,猜到什麽招來麻煩,索性蹲下身低聲道:“李博士雖被聖人賜姓李,本族卻是武氏。你說他與兵部侍郎裴光庭之妻武氏長得相仿,其實也不算錯。”
“細論起來,李謹的生母——方城縣主,與武氏都是武三思的女兒,乃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。”
七娘瞪圓了眼:“那李博士豈不是要喊武娘子姨母啦?”
王燾點點頭:“不過,人與人的親疏遠近不只靠血脈,你可不能插手點明此事。”
七娘想到自己跟李白的師徒情,那簡直就像是用鐵水焊在一起了!遂十萬分讚同地使勁點頭:“我明白!”
王燾笑著摸了摸七娘的腦殼,起身繼續往藏書樓去。
他沒有告訴七娘的是,李謹的阿耶,便是先天政變中,唯一從鎮國太平公主府活下來的幸存者。
他名薛崇簡,乃是太平公主第二子。
太平公主被賜死之後,薛崇簡便受命帝王改姓李,隨後出長安做了蒲州(山西永濟)州刺史的佐官。
四年前,方城縣主與李崇簡這對夫妻雙雙病逝,李謹作為其後人奉詔入長安,被安排在這蕭條沒落的弘文館內。
王燾出身宰輔之家,看得自然清楚——
在先天年間那場爭鬥中,弘文館學士們因為支持太平公主,開始遭到了瘋狂打壓。這十五年間,他們作為前朝反叛舊臣,一個一個被陛下貶謫、流放或賜死。然後,再將他們的子嗣後代都丟進來,用弘文館這座牢籠囚禁致死。
這是陛下對太平一黨的不間斷報覆。
王燾想著,忍不住扭頭瞧了一眼身旁的小女郎。
只是不知道七娘進來讀書,卻是為了什麽?
*
弘文館的藏書樓自貞觀修建以來,圖書愈增。其中有歷朝歷代的史書經籍,也有許多未公開發行的藏品,甚至孤本數目亦不在少數。
王燾作為館中校書郎,對這些書籍的排放早已知悉於心。
他一邊往裏走,一邊對七娘道:“你自己找幾本畫冊翻翻,我去為你尋合適的經史讀本。”
七娘頭一次見這麽大的藏書樓,仰著頭眼神在發亮。連連應聲,便鉆進書堆裏去瞻仰。
“哇,這麽多經書!”
“啊?這麽厚的史書!!”
“誒嘿嘿,好好玩的畫冊,尉遲敬德這門神像真帥啊!”
王燾聽到七娘小聲誇尉遲將軍的長相,忍不住笑了。
又過了一會兒,王燾聽到七娘腳步聲上了樓,也沒在意。弘文館三層樓藏書二十萬卷,當年陛下在氣頭上,想要一一排查這些書中有無造反忤逆之言,最後都放棄了。
七娘又能找出些什麽呢。
三層頂樓。
七娘斜坐在一張刻意倒置的書臺上,雙手捧著一冊古樸的書卷。
這書是某個人閑暇之餘自撰的讀物,用料還是宣州府產的“貢紙”——帝堯麻箋,因而七娘拿到手時,雖然落了灰,紙張卻細膩柔白,沒有一點泛黃之處。
七娘翻開書冊扉頁,上記:
“餘幼時病弱,至開元十年夏已大勢將去。今特將所學《兵陣詭道》記於一冊,願有緣人得之,為萬世之太平而用。”
書頁的左下角,赫然寫著一個風骨峭峻的“武”字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李隆基所說的弘文館, 是長安城著名官學之一。
高力士聽到陛下發話,有些拿捏不準帝王心中對七娘子到底是純偏袒,還是存了試探之意——
須知此時, 大唐的官學可以分為“六學二館”。
其中, 國子學、太學、四門學、算學、書學、律學這六學隸屬於國子監管轄, 生源裏頭不僅有高官之後, 也為平民子弟留出了一縷向上攀爬的空隙;而弘文館與崇文館卻不一樣,這二館是中央旁系官學,所教授的無一不是皇親貴胄, 稱得上是大唐的超級貴族學校。
七娘子進到這裏頭,好處自然是他們父女想不到的多。
可在這之上, 陛下選擇弘文館而非崇文館,高力士卻覺得是大有深意。
不怪他多想,開元年間,隸屬於東宮的崇文館內, 精通經史書文的博士不計其數,若是真想要七娘子讀好書,送到這裏才是最優選。相比之下,已經被打壓沒落的弘文館,雖然與崇文館藏書不相上下, 到底缺了名師指引差些意思。
若非先天二年那場政變,弘文館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地步啊……
高力士想到這裏, 心跳冷不丁加速躍了十幾下, 他透過微弱的宮燈去望身前帝王, 正對上了黑暗中滿含審視意味的眼睛。
高力士來不及多想, 跪地叩首:“聖人,是奴僭越了。”
李隆基在夜色中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嗓子, 反身往興慶宮方向折回:“丫頭聰慧,若如姑母那般學的太多,可就不是好事了。”
*
七娘近日剛玩了幾次長安“鬼市”,正覺得這生意可行呢,便被提前下值的李白連人帶包袱扛著,帶去了門下省弘文館。
李白也沒辦法,一路苦笑解釋:“這是陛下特意開天恩。方才來傳旨的宦官說了,‘稚子李樂央獻巖鹽之法,當得此賞’。這是天子恩賞,容不得你拒絕,且受著吧。”
七娘病了一場,蠻勁兒恢覆的倒是很快,小牛犢子一般在李白肩頭尥蹶子:“我不要我不要,他這叫恩將仇報!”
李白連忙將七娘的嘴給捂上了。
好在這時辰路上行人少,該當差的當差,該做生意的做生意。李白擰了七娘的耳朵一下:“什麽話都敢講。要不是你趁著長安城試行新政,搞出個什麽鬼市,能引起陛下的註意嘛?我看你就是活該。”
七娘扁扁嘴,超小聲嘟囔:“陛下可真小氣。”
李白氣道:“你想從朝廷手裏取走一部分稅收,還嫌人家小氣。”
他也是剛知道,七娘初一十五夜裏帶著病坊跟屁蟲們做的事兒,其實就是幫著小商小販在避稅。
左不過一些吃穿用度上的小物,世家吞並土地後,少交的稅零頭都比這多。
可朝廷若是看重,那它就是大錢。
李白不由嘆了口氣。
也不知七娘這回是心血來潮為了行商,還是看著底層百姓掙紮在溫飽線,動了惻隱之心。
私心裏,李白更希望是前者,就讓七娘的童真來得再久一些。
快走約莫一刻鐘,李白帶著七娘到了弘文館門前。
開元十三年,集賢殿書院興起之後,弘文館便沒落的不成樣子,往日繁華都已經化為夢幻泡影。大手牽著小手拾階而上,遞了文狀之後,便有令史引路,帶著七娘和李白去尋弘文館館主。
進門之後,李白才覺得眼前一亮。
貞觀年間便開始加設修造的屋宇樓閣靜靜佇立於一方,百年來一如往日,守護著整個長安。庭院空地之間,生著數株粗壯高大的槐木與古柏,一看便上了年紀。
鳥鳴聲響起,讓人如入空谷。
七娘也很喜歡弘文館內,暫且忘記了上學的煩惱,讚嘆道:“哇!小喜一定很喜歡這兒。”
李白挑眉:“你讀書還想帶鳥?”
做什麽美夢呢!
七娘抱臂於胸前,發出好大一聲“哼”,惹得前頭引路的令史回眸笑了:“郎君有所不知,弘文館內,從館主到我等流外官,都推崇親近自然的道義,帶只鳥來也是可以的。”
七娘一蹦三尺:“好耶!!!”
她忽然不討厭上學啦。
館內官員都如此說,李白自然沒有什麽異議,只是越發對這處修學之地好奇起來。
令史便笑著為他們介紹:“咱們弘文館隸屬於門下省,原本叫做修文館。貞觀年間,太宗啟用侯孝遵、許敬宗為經史博士,虞世南、歐陽詢為書法博士,從京中三品以上勳貴子弟中挑出二十四位授課,便是弘文館。”
“今日,弘文館前盛況雖已不再,學官們的真本事卻是不輸其他官學的,西南角上那座藏書樓內,亦有許多崇文館也見不到的孤本。”
說完這句,令史便停駐在一處小院外,叩門三聲之後,裏頭傳來一聲允。
李白帶著七娘進了門,弘文館的崔館主已經坐在小院煮上一壺茶候著了。
李白壓著七娘的頭見禮:“叫人。”
七娘超大聲:“阿翁好!”
李白小聲提點:“嘖。在弘文館內叫什麽阿翁,叫崔館主。”
“啊?你說啥?阿耶大點聲!”
“……”
崔館主是個精氣神很好的小老頭兒,聞言擺手:“不礙事,我這裏加上七娘子統共三十個學生,想稱呼什麽都可以。”
李白也不是真的在乎禮儀規矩,只怕七娘因此吃苦頭。聞言便放心了。
崔館主將陛下交代的一應事務都告知李白之後,沈吟片刻,道:“今日已經下學,不如先去拜見幾位學士和講經博士,請他們為七娘子定下這一年的必修與小中大經科目,再從藏書樓借了書冊回去。”
崔館主笑吟吟地撫著白胡子,七娘卻覺得他好可怕!
什麽必修、小經、中經、大經的!她才不要學這些呢。
然而李白卻已經率先應下了。
崔館主扭頭喊:“校書郎,那便煩你帶個路,引她走一趟吧!”
話落,弘文館校書郎王燾便擱下筆,從書房內走出來,沖二人揖手見禮後,笑道:“看來七娘身子已經大好,我便放心了。”
七娘樂呵呵湊上去,原來是給她看診的小方脈醫者呀!
見到是王燾,李白再安心不過,索性讓七娘自己跟著去,他坐在此處陪崔館主下棋飲茶。
王燾帶著七娘出來,邊走邊道:“今日天晚了,還在弘文館內的博士只餘下講經博士李謹,先去請他瞧瞧你該用些什麽讀物?”
七娘懵懂點頭,屁顛屁顛跟在王燾身後。
李謹作為講經博士,算是弘文館的中堅力量。除此之外,多是典書、搨書手、筆匠、熟紙裝潢匠這樣的流外官奉職於此。
這位李博士年紀不大,瞧著只長李白幾歲,眼神裏卻透著許多滄桑。他板著臉問了七娘幾個《孝經》和《論語》的問題,七娘對答如流之後,便提升難度,問起了《易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公羊傳》和《春秋榖梁傳》。
七娘傻眼:“……我只會背一丟丟公羊傳。”
又趕緊比著手指頭補充道:“就這麽一點點哦。”
王燾忍不住面露笑意,如七娘這般大的孩子,能做到這般已經十分難得了,而且七娘並非男子,也虧得李白願意花工夫教她。
李謹卻依然板著臉,思忖片刻後,公事公辦道:“《孝經》《論語》尚可,兩經一竅不通。弘文館內有旬考,一月三次試,你這樣只能先從第一層開始,通曉大經小經各一本,或是兩本中經。”
“既然學過一點公羊傳,這一年便選小經《春秋公羊傳》,大經《春秋左氏傳》吧。”
七娘暈暈乎乎聽著,歪著腦袋看向李博士,總覺得這位郎君長得面熟,似乎在哪見過。
李謹見她不答話,問:“可有異議?”
七娘連忙搖頭:“沒有沒有,您指哪我打哪!”
李謹擡起眼皮看她一眼,似乎對陛下插進來什麽樣的學生都不會感到意外。
*
七娘方才打量了李謹許久,王燾也發現了。
兩個人出門走遠之後,王燾便問七娘:“為何那般看著李博士?”
七娘想了想,有些不確定:“我覺得他長得好像一個人。就是裴三郎的,嗷,您不認得他……就是崇仁坊兵部侍郎裴家的當家娘子武氏。”
王燾聞言,眼神黯了黯。
他們當然會長得像。
王燾擔心七娘過於聰慧,猜到什麽招來麻煩,索性蹲下身低聲道:“李博士雖被聖人賜姓李,本族卻是武氏。你說他與兵部侍郎裴光庭之妻武氏長得相仿,其實也不算錯。”
“細論起來,李謹的生母——方城縣主,與武氏都是武三思的女兒,乃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。”
七娘瞪圓了眼:“那李博士豈不是要喊武娘子姨母啦?”
王燾點點頭:“不過,人與人的親疏遠近不只靠血脈,你可不能插手點明此事。”
七娘想到自己跟李白的師徒情,那簡直就像是用鐵水焊在一起了!遂十萬分讚同地使勁點頭:“我明白!”
王燾笑著摸了摸七娘的腦殼,起身繼續往藏書樓去。
他沒有告訴七娘的是,李謹的阿耶,便是先天政變中,唯一從鎮國太平公主府活下來的幸存者。
他名薛崇簡,乃是太平公主第二子。
太平公主被賜死之後,薛崇簡便受命帝王改姓李,隨後出長安做了蒲州(山西永濟)州刺史的佐官。
四年前,方城縣主與李崇簡這對夫妻雙雙病逝,李謹作為其後人奉詔入長安,被安排在這蕭條沒落的弘文館內。
王燾出身宰輔之家,看得自然清楚——
在先天年間那場爭鬥中,弘文館學士們因為支持太平公主,開始遭到了瘋狂打壓。這十五年間,他們作為前朝反叛舊臣,一個一個被陛下貶謫、流放或賜死。然後,再將他們的子嗣後代都丟進來,用弘文館這座牢籠囚禁致死。
這是陛下對太平一黨的不間斷報覆。
王燾想著,忍不住扭頭瞧了一眼身旁的小女郎。
只是不知道七娘進來讀書,卻是為了什麽?
*
弘文館的藏書樓自貞觀修建以來,圖書愈增。其中有歷朝歷代的史書經籍,也有許多未公開發行的藏品,甚至孤本數目亦不在少數。
王燾作為館中校書郎,對這些書籍的排放早已知悉於心。
他一邊往裏走,一邊對七娘道:“你自己找幾本畫冊翻翻,我去為你尋合適的經史讀本。”
七娘頭一次見這麽大的藏書樓,仰著頭眼神在發亮。連連應聲,便鉆進書堆裏去瞻仰。
“哇,這麽多經書!”
“啊?這麽厚的史書!!”
“誒嘿嘿,好好玩的畫冊,尉遲敬德這門神像真帥啊!”
王燾聽到七娘小聲誇尉遲將軍的長相,忍不住笑了。
又過了一會兒,王燾聽到七娘腳步聲上了樓,也沒在意。弘文館三層樓藏書二十萬卷,當年陛下在氣頭上,想要一一排查這些書中有無造反忤逆之言,最後都放棄了。
七娘又能找出些什麽呢。
三層頂樓。
七娘斜坐在一張刻意倒置的書臺上,雙手捧著一冊古樸的書卷。
這書是某個人閑暇之餘自撰的讀物,用料還是宣州府產的“貢紙”——帝堯麻箋,因而七娘拿到手時,雖然落了灰,紙張卻細膩柔白,沒有一點泛黃之處。
七娘翻開書冊扉頁,上記:
“餘幼時病弱,至開元十年夏已大勢將去。今特將所學《兵陣詭道》記於一冊,願有緣人得之,為萬世之太平而用。”
書頁的左下角,赫然寫著一個風骨峭峻的“武”字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